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男女平等是一項偉大事業。縱觀歷史,沒有婦女的解放和進步,就沒有人類的解放和進步。”70年前的1950年5月1日,北京有20萬人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國際勞動節的活動。在那一天,紅旗狩獵和鼓聲響亮。新中國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在喜慶的氣氛中正式實施。這是毛澤東稱讚的“普遍性僅次於憲法”的一部基本法,為實現男女平等奠定了法律基礎。
在黎明的前夜
自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首次作出關於婦女問題的決議以來,中國共產黨就把爭取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鬥爭擺上了自己的旗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根據地的工農民主政權以馬克思主義婚姻家庭理論為指導,對婚姻家庭制度進行了初步探索,如1930年的《婦女青年保護條例》、《閩西婚姻法》等,1931年《鄂豫皖根據地婚姻决議》。1931年,毛澤東頒佈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明確提出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等原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不斷發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推動了婦女解放和婚姻家庭制度改革。《陝甘寧邊區婚姻條例》和《晋冀魯豫邊區婚姻法暫行條例》相繼出臺,確定了新民主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則。
1948年秋,解放戰爭即將迎來勝利的曙光,新中國的藍圖在中共領導人的腦海中慢慢展開。此時,如何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任務之一——婦女解放,如何在即將到來的新中國建立新的民主婚姻家庭制度,已成為新中國成立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9月20日至10月6日,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在被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搖籃的西柏坡隆重召開。華北、西北、山東、華中、華南解放區85名女幹部出席會議,中共中央直屬機關80多名幹部列席會議。會議期間,劉少奇召集中央婦女委員會主任,佈置了新中國婚姻法製定的準備工作。
時任中央婦女委員會委員的羅瓊回憶說,一天晚上,鄧穎超對婦女委員會的同志們說:“少奇同志讓我們過去佈置新的任務。”。當時,中央婦女委員會駐紮在東白坡,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則住在西柏坡,相隔兩三裏。當時,劉少奇和王光美結婚沒多久,劉少奇就在兩棟泥屋頂的新房裏熱情接待了婦委會負責人。他說,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很快就會在全國取得勝利。”新中國成立後,離不開婚姻法。在一個擁有5億多人口的國家,沒有婚姻法不是一團糟嗎?這項任務交給你,中央婦女委員會。你應該馬上開始,先做些準備工作。
為即將到來的新中國起草一部婚姻法是一項神聖而艱巨的任務。中央婦委立即成立了以鄧穎超為首的起草小組,成員包括帥孟琦、楊志華、康克清、李培智、羅瓊、王如琦。雖然只有王如琦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法律系,真正學過法律,但其他衕誌在革命鬥爭和婦女工作方面都有很長的經驗。起草組的主要參考資料是劉少奇提供的1931年頒佈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